
北山村西瓜種植基地喜迎豐收。

貧困戶到新安大農業集團工作。
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,東隴鎮將美麗鄉村建設與扶貧工作緊密結合起來,按照“小工匠”模式和“六步工作法”(底子逐步明,任務要分清,措施要精準,整改有期限,領導要帶頭,考核動真格)工作要求,積極探索創新,以北山村新農村示范點建設為引領,以點帶面,積極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、雨污分流、巷道硬底化等民生工程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,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。
冬日的午后,北山村卻春意盎然,一棵棵樟樹,伸展著樹枝,在輕風的吹拂下輕歌曼舞;地上一塊塊綠油油的草坪,散發著泥土的芬芳;一旁枝繁葉茂的老榕樹下,一條清澈的小溪汩汩流淌,魚兒正在撒歡……北山村小公園里景色如畫。近年來,在扶貧單位的幫扶下,北山村大力鋪開美麗鄉村建設,重點完善雨污分流、巷道硬底化等基礎設施建設,同時因地制宜,打造小公園與鄉村文化景觀,為村民群眾打造休閑娛樂的好去處。“曾經的衛生死角搖身一變成為人見人愛的小公園,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,讓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”北山村村民王炳良告訴記者。
在該鎮東隴村,在扶貧工作隊指導幫扶下,該村完成了56.639公里的雨污分流管網鋪設與42公里的道路硬底化建設,實現了“戶戶通”水泥路,村民雨天不用再趟著泥土行走,來往的車輛出行更加方便。另外,在扶貧工作隊指導下,該村危舊房、豬牛欄及露天廁所等建筑一一被拆除,取而代之的是村衛生站、文化活動室、公廁等惠及民生的基礎設施。“現在的村子一天一個樣,大家幸福感都在不斷刷新!”東隴村村民感慨地說道。
如今,走馬東隴鎮的貧困村,昔日破舊落后的鄉村面貌已經難覓蹤影,處處可見的是脫貧攻堅帶來的嶄新畫景,美麗鄉村建設結出的豐碩成果,讓村民擺脫貧困、奔向小康的愿景變得越發生動起來。
撰文:翁興耀 黃卓奇 詹木朝 林海金
攝影:方映輝 陳其泰 林佩琳 林燦奎
來源:揭陽日報網